面向国际、深耕三好AI校园!佛光大学用跨域力厚植未来人才的「底气」

这是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图片

 

面向国际、深耕三好AI校园!佛光大学用跨域力厚植未来人才的「底气

面对AI浪潮对人文社会学科带来冲击,佛光大学将挑战视为转型契机,以「三好AI校园」为理念,培养学子具备AI素养、国际视野与跨域创新能力,为未来厚植更多站稳脚步的底气。 
 

「AI与人文社科从来不是两条平行线,两者应该结合,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科技专长背景的佛光大学校长赵涵㨗强调,在AI浪潮与少子化的当下,以人文社科见长的佛光大学,更需要打造全方位AI教育环境,引领全校师生具备AI思维与应用能力,开创人才的多元可能。 因此,佛光大学结合「三好」精神与AI科技,推动「三好AI校园」,透过「智慧学习、智慧服务、智慧治理」的导入,让科技回归服务人性的初衷,提升教育品质与行政效率的同时,更深化大学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携手产业,导入智慧科技实践人文关怀 !为落实智慧校园,佛大积极与产业合作,导入智慧科技。例如,与爱比科技合作引入多语言翻译系统,打破师生沟通障碍,建立创新的国际化教学与学习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建置个人化「AI学伴」系统,从选课建议、学务行政,甚至是生活关怀等,全面辅助学生更适应大学生活。 
 

佛光大学与思科合作为校园管理建置AI整合平台,透过精准的影像监测,未来校园能自动化管理人流车流,更利用AI辨识猴群行为模式,引导校园内栖息地猴群迁移,保障师生安全。此外,佛光大学未来也将与微软携手,全面导入生成式AI,优化教学与行政流程,打造高效且充满智慧动能的学习环境。  

 

打破框架,提供跨领域、跨疆域探索机会 

为重塑人文社科价值,佛大打破学科壁垒,将原有的六个学院整合成四个更具综效的学院,包括应用科技与设计学院、人文暨社会科学学院、健康乐活暨管理学院与佛教学院,精准回应人才需求。 

另一亮点则是「16+2」教学新制。赵涵㨗指出,为推动全校跨域共学,将专业课程浓缩于16周,最后两周专注于永续与AI领域应用。佛大也与电脑技能基金会合作,鼓励学生考证照增强跨域实作能力,首批学生的通过率便高达八成,充分证明学习成果。 

此外,国际化一直是佛光大学的傲人传统。佛光山拥有遍布全球300多所道场的广大网络,为学生提供许多海外实习、海外志工等机会。近三年来,佛大海外交流已突破470人次,学生出国进修比率名列全国第九、东部地区第一。校内亦积极推动英语授课与多语环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交流,近期更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推出双联学制,与全球脉动接轨。

 

在地到全龄,落实USR实践力与永续力 

佛光大学深信教育的价值在于实践,因此积极深耕宜兰在地,与社区及产业紧密连结,透过大学社会责任(USR),将在地文化、产业与环境特色融入课程。例如师生与在地茶农合作,从产品开发、品牌设计到文化推广全程参与,将学得知识落地实践。 

同时,面对高龄化与终身学习,佛光大学也同步响应教育部「第三人生大学」计画,为55岁以上族群量身设计跨领域课程,今年更有母子携手一起成为佛大新鲜人!有鑑于此,佛大更与宜兰多个据点及社区发展协会合作,让课程引入社区,提供据点民众多元学习资源。让社区关怀照顾据点成为「全龄学习据点」,落实「活到老、学到老」。 

面对快速多变的未来,佛光大学以人文为本、拥抱科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赵涵㨗期待,佛大能协助学生在实践三好品格养成之外,同时发挥专业潜能,培育成为具备跨域能力、永续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全方位人才,让大学生涯成为开启精彩人生的起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