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厨师大永续」:佛光大学科普计画 陪伴偏乡师生在餐桌上「秒懂永续」

    日前,佛光大学永续发展办公室执行长周鸿腾副教授兼国科会计画主持人,带领陈鼎儒讲师与蔬食系助教厨师团队,于善耕园与海净楼2楼厨艺教室执行国科会「永续小厨师之科普实作」计画,引导大溪国小六年级学生透过料理实作,深度认识耐逆境可食植物与超级食物的生活应用。呼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优质教育、健康福祉、气候行动等面向。

    周鸿腾副教授指出,耐逆境可食植物与超级食物在应对气候灾害与粮食危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植物不仅营养丰富,更具备在各种逆境中展现韧性的特质,是未来永续农业的重要选择。本计画让学生在餐桌上思考气候危机,了解食物从田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培养食农素养、食品安全意识及实用技能,使科普教育更加生活化且具吸引力。周老师创新的结合教育部「班班有网络,生生用平板」政策,学生运用熟悉的Chromebook平板电脑,记录实作历程与合作学习制作简报。

    协同讲师陈鼎儒精选多种台湾原生耐逆境植物、超级食物作为教学食材。包括:刺葱、红藜、薑黄、台湾天仙果、枸杞、台湾油芒等,以及咸丰草、鱼腥草、白鹤灵芝、雷公根等草本植物。学生们从刺葱到红藜,亲手制作五道创意料理。薑黄地瓜粿展现抗氧化功效、台湾天仙果药膳汤体现温补养生、刺葱鸡蛋呈现山林风味、红火龙果猫耳朵融合视觉美学、青草茶结合七种本土草本植物。每道料理都蕴含丰富的营养科普知识与在地文化特色,让学生在实作中学习食材特性与营养价值。

    大溪国小校长方俊钦表示,五道创意料理诸如「薑黄地瓜粿」外Q内软,薑黄香气与地瓜内馅完美融合。「红火龙果猫耳朵」面团加入红龙果汁呈淡红色,搭配黎麦粉和橄榄粉,口感弹牙有嚼劲。「台湾天仙果药膳汤」药材温补不燥,甘甜顺口。「刺葱鸡蛋」则以特殊香气渗入蛋中,咸甜交融,蛋香浓郁。「青草茶」使用咸丰草与鱼腥草熬煮,清新回甘。此次科普实作以「从餐桌上认识耐逆境可食植物与制作数码食谱」为主轴,学生学到易学易用的烹饪技法,也在平板上完成图文并茂的数码食谱。透过亲手烹调与数码记录,紮实提升食农素养与数码应用力,让学生真正「煮」出永续未来。

    本计画整合科普教育、永续发展目标与数码学习三大核心,创造多重创新亮点。将气候变迁议题融入小学生烹饪教育,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具体化。运用本土耐逆境植物作为教材,强化学生对在地生态的认知。结合数码工具记录学习历程,提升学习效果与创作能力,透过五道特色料理让偏乡学生秒懂永续的内涵,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永续思维的未来公民。

图1 佛光大学「小厨师大永续」陪伴偏乡师生在餐桌上学习超级食物以因应气候变迁
1 佛光大学「小厨师大永续」陪伴偏乡师生在餐桌上学习超级食物以因应气候变迁

图2学生操作熟悉的Chromebook平板电脑,记录实作历程与合作学习制作简报
2学生操作熟悉的Chromebook平板电脑,记录实作历程与合作学习制作简报

图3大溪国小方俊钦校长一同参与科普计画,强化六年级学生的食农素养与数码应用力
3大溪国小方俊钦校长一同参与科普计画,强化六年级学生的食农素养与数码应用力

图4 陈鼎儒讲师精选多种台湾原生耐逆境植物、超级食物作为教学食材
4 陈鼎儒讲师精选多种台湾原生耐逆境植物、超级食物作为教学食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