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学心理学系近年以「生态心理学」课程广受学生欢迎,更屡屡出现爆班盛况。课程由刘蓉果老师授课,从自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出发,探讨环境如何形塑情绪、感知与行为,并强调生态关怀与身心疗癒的连结。课堂设计以理论与实作并进,协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自然元素作为心理照护的一环。
刘蓉果老师表示,现代人长期处于高压生活,自然具有调节情绪、降低压力与提升身心觉察的力量,因此课程特别规划一系列工作坊,包括五感启动、自然觉察、园艺疗癒、青草草本应用、食农体验与绿色照护知能等内容,引导学生在「看见、感受、连结」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身心平衡。
课程特色包含三大面向,第一,实地体验式学习:学生透过五感练习与自然互动,在走读、触摸、嗅觉与静心感受中提升觉察力,并学习情绪调节与放松。第二,文化在地与疗癒连结:课程导入台湾本土青草文化、草本手作与食农教育,了解在地植物如何融入日常照护,发展属于土地与文化的疗癒方法。第三,跨领域整合与绿色照护实践:结合心理学、生态教育与自然保健观点,让学生理解「绿色照护(Green Care)」如何应用在助人现场,未来可延伸至园艺治疗、社区关怀、身心辅导或高龄照护。
佛光大学心理学系长期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期望透过生态心理的专业训练,培育具有生活感、关怀力与实践力的心理人才。未来系上也将持续结合地方、场域与跨域资源,扩展绿色照护的社会参与面向,将疗癒带入社区与日常。
